最近在調研一家知名的藥企時,該企業的培訓負責人提出了這樣一個困惑:
由于該企業注重產品質量,所以無論是與業務有直接關系的員工,還是作為支撐業務線的其他部門員工,老板都要求一個是學歷要高,另外就是必須是學醫的出身。而且公司也特別注重人才的培訓,為了讓更多的人獲得綜合素質的全面提升,該公司在內部開辦了一個MBA班,除了不能拿到***以外,從進入該班的入學考試,到教學的老師,全部是按照MBA的入學考試題和在院校教授MBA的老師來設置的。公司非常重視培訓,在培訓費用上也非常的大方。
但是就是這樣一個企業,他們卻遇到這樣一個困惑,那就是由于員工大多是高學歷、業務型(都是學醫的),所以在對他們進行有關管理方面的培訓時,這些人都比較排斥,知識分子特有的孤傲使得他們要么瞧不起所謂的管理,要么自尊心很強,面子觀念很厲害。
為此,該培訓負責人非常頭疼,如何才能使這些業務型干部的管理培訓取得良好的效果,藉此豐富和完善他們的管理能力和技巧。
該企業想要完善這些業務型干部的管理能力的出發點是好的,但是在思路上或者認識上存在一些誤區。首先MBA不是適用于任何人,也不是管理的萬能解藥;其次培訓的層次是由淺入深,并非一蹴而就;第三,培訓是有針對性,要因材施教。
因此,對于業務型干部,要讓他們對管理培訓感興趣,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去考慮:
一是做好需求調查。了解這些人員在管理方面真正的需求是什么。如有的可能是管人方面,有的是在管事方面,有的是在協調方面等等。只有了解各自的需求后,才能有針對性地涉及課程和開展培訓,讓他們有如饑似渴和雪中送炭之感,他們的興趣和參與度、接受度自然就高。
二是設計好較為科學的培訓及課程體系,由淺入深,有最需要最迫切到全面提升。這樣讓他們循序漸進,而不會感到猛一下子很深奧進而產生畏懼、厭惡之感。
三是要充分把握業務型干部的思維、行為特點,在課程設置、培訓環節的設計和組織、培訓結果的評估和考核等方面有針對性的設計。
四是從意識上的引導和制度上的約束雙管齊下。既要通過意識上的引導,讓他們自覺的意識到管理培訓的重要性,從而自覺地接受并參與到培訓中去。又要在制度上有一定的約束,因為這些人有時候是比較執拗的,沒有強硬的制度約束是很難讓他們心悅誠服地區接受管理培訓的。因為在他們心里技術就是天。
五是要從培訓師的選擇上下功夫。目前培訓市場有兩大類培訓師,一類是實戰型,一類是理論派。理論派長于演講,注重培訓時的個人技巧和課堂效果,往往能激發學員當堂的熱情,但是學員實際的收獲不多,這樣參加一兩次后,尤其是這些以技術自居的員工們,肯定就會失去參與的興趣了。而選用實戰派的老師,有時盡管可能理論未必有那么花哨,但講的東西多結合實際,容易使學員產生共鳴,可以現拿現用,解決實際問題。因此選用實戰型培訓老師效果會更好一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