制造型的企業對于績效管理的考核方式無外乎就兩種,一種是計件考核,一種是計時考核,那么到底那種考核模式最適合當下的制造型企業的績效管理呢?
計時式的薪酬模式下的員工普遍存在一個問題,就是工作積極性不高,因為干的多干的少都是按一天幾個小時算的,而管理人員只能對時間進行管控,所以這就導致了工作效率的低下,總是不能按照訂單完成交付任務,因為訂單延期導致款項受到拖延是由發生。企業領導也是叫苦不堪。
而計件式的薪酬模式下的員工也會有個問題,對然計件能提高員工的積極性,都把工作當成自己的一部分,因為干多干少都是自己的,所以很大一部分員工都在追求質量,而這往往也會忽視了產品的質量,最終產品合格率下降,客戶退貨、投訴,訂單爛尾都是計件式薪酬模式下導致的嚴重后果。
計時和計件都有很大的弊端,那么究竟哪種薪酬模式更適合我們企業呢?這是很多制造型企業的管理者苦惱的問題,其實,無論是哪種薪酬模式都有各自的優點和缺點。關鍵在于要對員工施以怎樣的配套管理動作,才能“揚長辟短”,為企業創造更高的效益。
比如說,計時模式因為員工積極性不高,工作效率下降,我們可以針對于員工的積極性和工作效率做培訓,或者拓展訓練員工的執行力,提高員工的績效,出臺一系列的獎懲制度,制造員工的感動點,都可以調動員工的積極性。
而計件模式因為追求數量而忽視質量的問題,我們可以加強產品驗收流程,嚴格把控產品的質量,杜絕一系列的次品流入下一個環節,從源頭將產品質量提升上去,同時鼓勵員員工不要只追求數量而忽視質量,要知道制造型企業有個一個行業標準就是以質量求生存。
所以不管是計件還是計時都要首先弄清楚兩種模式的不足之處;
計時薪酬模式的不足之處:
1、效率不高;
2、人力成本不可控;
3、員工的積極性不高。
計件薪酬模式的不足之處:
1、產品單價難確定,單價高低之爭容易制造管理者與員工的矛盾;
2、員工求量不保質;
3、員工“挑單”生產(易做的、單價高的挑著做);
4、員工的機動性很弱(一些需要跨部門、協同完成的工作,員工疲于應對);
5、員工對企業的恭敬心不足(普遍存在“我做多少事,你給多少錢”的心態)。
針對于這些不足之處有針對性的做出一些配套的調整和管理動作,才能令改模式下的員工為企業創造出更大的效益。